【小麓讲堂】 被“快进”的激光——超快激光器
发布时间:2025-08-26 00:00:00 阅读次数:57


在工业领域,通过皮秒级以上的超快激光对材料进行“高定”加工,已经成了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。相比起传统的激光器,超快激光器究竟有何一技之长,又如何在医疗、科研等领域成为先进激光技术的代名词?

超快激光器的核心目标是产生极短时间尺度的高能量光脉冲,这依赖于激光技术中的“锁模(Mode-Locking)”机制。简单来说,传统连续激光的输出是大量光波相位无序叠加的结果,而锁模技术通过强制不同频率的光波以固定相位关系同步振荡,使它们的波峰与波峰、波谷与波谷精确叠加,最终形成ps乃至fs 级 的极窄光脉冲。

 

超快激光的产生机理

锁模是目前产生超短脉冲最常用的方法,锁模的基本原理是使激光器谐振腔内不同纵模的相位保持固定关系,从而使各个纵模的激光相干叠加,输出超短脉冲。锁模方式主要分为主动锁模和被动锁模。

  • 主动锁模:通过在谐振腔内插入调制器,利用外部驱动信号来控制调制器的工作,通过精确地调制腔的参数,使得谐振腔内各个纵模的频率与调制频率同步,进而锁定各纵模的相位关系。

  • 被动锁模:通过 在谐振腔中引入可饱和吸收体的 非线性吸收作用。当腔内光强超过可饱和吸收光强时,其对光的吸收变为非线性。这个过程中脉冲中心强度高的部分漂白了可饱和吸收体,使其低损耗的透过。而脉冲边沿强度较小的部分受到较大的吸收作用而被抑制,即脉冲边沿部分损耗大于中心部分,这个过程使得脉冲时域变窄。

 

超快激光的独特性

由于其超短的脉冲持续时间,超快激光器与长脉冲或连续波(CW)激光器存在着本质区别。产生如此短的脉冲需要一个宽带光谱。产生超快激光脉冲所需的最小带宽,取决于其脉冲形状及中心波长。通常,这种关系由不确定性原理产 生的时间-带宽乘积(TBP) 来描述。对于高斯脉冲,TBP由下式给出:

其中,Δτ是脉冲的持续时间,Δν是频谱带宽。从方程可以看出,频谱带宽和脉冲持续时间存在反比关系——脉冲越短,产生脉冲所需的带宽就越宽。

 

超快激光器种类

其分类主要基于脉冲产生机制、工作参数(如重复频率、平均功率等)及应用场景,以下为脉冲宽度的分类方式,并以LBTEK的超快激光器性能作为参照:

 飞秒激光器

飞秒激光脉冲的宽度极短,峰值功率极高,且热扩散时间远小于脉冲宽度,几乎无热积累。双波长单纵模飞秒光纤激光器因具有频差大、调谐方便以及窄线宽的特点,可获得足够长的相干长度,以进行长距离测量。

 

  • 产品特性:1560/780 nm双波长输出,平均功率>3000 mW、>800 mW,重复频率>50 MHz,脉冲宽度<200 fs;

  • 应用领域:高功率、大能量激光放大等科研实验,配合飞秒脉冲压缩器可以为多光子量子纠缠光源、连续光谱、脉冲宽谱太赫兹源等系统提供优质泵浦光源。

 

皮秒激光器

相比于飞秒激光,皮秒激光器的优势体现在无需为了放大而展宽和压缩脉冲,且设计相对简单,因此成本效益更高,性能更可靠。适用于非常精确和无应力的微细加工。

 

  • 产品特性:脉冲宽度<10 ps,偏振消光比>15 dB,266 nm-1064 nm多种工作波长可选;

  • 应用领域:微米尺寸的材料加工、高功率超快激光种子源、超快成像、精密测量光学频率梳等。

 
纳秒激光器

纳秒激光器的脉冲宽度较长(1 ns~100 ns),使得能量可更高效耦合到增益介质中,且重复频率可达MHz级。同款系列产品麓邦商城也提供皮秒激光器可选,输出功率涵盖 5 W、10 W、15 W、30 W四种规格。

 

  • 产品特性:重复频率 30 kHz-150 kHz可调,脉冲宽度:<25 ns@40 kHz,输出光束为线偏振光;

  • 应用领域:玻璃/陶瓷的高精度切割与钻孔、医疗微创手术、材料微纳加工、前沿科学研究以及半导体制造等。

 

基于三种超快激光器的特性,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对比表格,用于不同需求下的器件选择参考。

展望未来的超快激光

除了纳秒、皮秒和飞秒激光器外,近年来阿秒级的超快激光器相关的研究也频频迎来突破。比如 2023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,就是因为其在“产生阿秒光脉冲以研究物质中电子动力学的实验方法”方面所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 

在国内,除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、西安光机所和上海光机所外,国防科技大学赵增秀团队、华中科技大学陆培祥团队等研究组,也都在致力于产生和测量更短的阿秒光秒冲,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
相信随着超快脉冲生成技术的迭代,阿秒级超快激光器的制备也会趋于成熟,为电子动力学观测、光伏材料设计和超精密加工等应用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。

 

×
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