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麓讲堂】一种无损伤的医学成像原理(不是CT)
发布时间:2025-07-29 00:00:00 阅读次数:228

相信大家对CT、核磁共振、B超这样的医学成像技术都不陌生,但可能并不知道还有另一种成像技术已悄然成型,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血管、皮肤科、尤其是眼科等医学领域, 在非医学领域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,比如工业检测与制造,农业与食品科学,文物保护与艺术品分析等。

 

它就是 OCT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(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,下文简称OCT)。

 

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是一种非侵入式、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技术 , 与前文中( CT、核磁共振、B超 )成像技术相比,OCT成本更低、成像速度快,更重要的是,它是利用生物结构的透光性,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生物组织的反射、散射等信号,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,通过计算机重构出生物组织图像结构,整个成像过程是 无损伤、非侵入的。

 

图1. OCT 成像系统示意图

 

一、技术研究与发展

 

起源与早期发展(1980s-1990s)

1980 年代,低相干干涉测量技术(如白光干涉仪)为 OCT 奠定物理基础。 1991 年, MIT 的 Fujimoto 团队首次提出 OCT 概念,并在《 Science 》发表视网膜成像成果,标志着 OCT 的诞生。

第一代 OCT (时域 TD-OCT ):通过机械移动参考臂反射镜实现深度扫描,轴向分辨率约 10-15  μ m ,成像速度慢(每秒数帧)。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眼科,需患者高度配合以避免运动伪影。

 

技术革命发展

频域 OCT ( 2000s ) FD-OCT 的突破 :2002 年,光谱域 OCT ( SD-OCT )和扫频源 OCT ( SS-OCT ) 相继 问世,无需移动部件,通过光谱分析或快速调频激光实现高速成像。

新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有:成像速度提升百倍(每秒数万次 A-Scan ); 灵敏度提高(信噪比提升 20-30 dB ); 支持实时三维成像(如视网膜体积扫描)。

 

二、OCT系统的主要参数

 

轴向分辨率

与传统的光学成像方法不同,谱域 OCT 系统中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是互相独立的。轴向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光源的相干长度 ,也就是由光源的中心波长、带宽和光源光谱的形状决定,当光源光谱为高斯线型时,轴向分辨率表示为:

式中 λ0 是光源的中心波 长, Δλ 是 光谱的半高全宽,可以通过使用中心波长更短及光谱更宽 的光源来提高轴向分辨率 。利用超发光二极管做光源 、多个光源进行剪接等技术,可 以使 OCT 轴向分辨率达到亚细胞级别。

 

横向分辨率

横向分辨率是指由样品臂的聚焦条件决定的瑞利斑的大小,即光束聚焦在样品上最小光斑的直径,受衍射极限限制,可以表示为:

式中fobj 表示的是样品臂上聚焦物镜的焦距,d 表示的是入射到聚焦物镜上的光斑直径。 但在聚焦系统中,横向分辨率与景深或焦深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,在低数值孔径 时,可以得到大的焦深,但是横向分辨率不高,而在高数值孔径下可以得到较高的横向 分辨率但是焦深很有限。

 

成像深度

SD-OCT 系统的成像深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,其中包括光源的波长和功率,被测组织对光的反射、吸收和散射特性、光谱的分辨率以及光谱的采样率等。最大成像深度为:

式中,如果考虑被测组织的折射率,则最大成像深度可以表示为:

其中 n 表示折射率。提高光谱分辨即减小Δ λ的值可以增大最大成像深度,可以通过减小线阵 CCD 的像素尺寸、使用大刻线数的衍射光栅等方法来提高光谱分辨。光谱仪分辨率决定着成像深度大小,光谱分辨率越高,成像深度就越大,因而设计合适的光谱仪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。

SS-OCT 系统最大成像深度为:

N :采样点数, Δλ :波长调谐范围。

 

三、不同系统对比

 

 

LBTEK OCT系统
主要是由一台OCT主机、一套样品架,集成扫描头、Z轴调节架、XY平移样品台以及一台预装有专用软件的电脑主机(配置高清显示屏、鼠标、键盘),附加一个加密狗组成。对于有整机采购需求用户,LBTEK提供全面周到的定制化服务。

 

四、应用范围

 

时域OCT(TD-OCT)应用范围

  • 眼科:视网膜初步筛查(已逐步被频域OCT取代)。

  • 实验室研究:基础光学成像实验。

 

光谱域OCT(SD-OCT)应用范围

  • 眼科:视网膜分层成像(青光眼、黄斑变性)。

  • 皮肤科:表皮层病变检测(如基底细胞癌)。

  • 工业制造与材料检测 :高精度表面与内部结构成像,复合材料与涂层检测。

  • 文物保护与艺术品分析:古画、壁画的分层成像,文物内部结构探查(青铜器、陶瓷)。

  • 农业与食品科学:植物组织研究,植物组织研究。

  • 光学与光子学:光学元件检测(透镜、光纤),超材料与微纳结构。

  • 安全与防伪:高安全性指纹识别,钞票与证件防伪。

  • 其他新兴领域:微流体芯片,仿生学,海洋生物等。

 

扫频源OCT(SS-OCT)应用范围

  • 心血管:血管内 OCT ( IV-OCT )斑块分析 。

  • 内窥镜:消化道 / 呼吸道三维成像。

  • 眼科:全眼轴成像(角膜 + 视网膜)。

  • 工业制造与材料检测 :高精度表面与内部结构成像,复合材料与涂层检测。

  • 文物保护与艺术品分析:古画、壁画的分层成像,文物内部结构探查(青铜器、陶瓷)。

  • 农业与食品科学:植物组织研究,植物组织研究。

  • 光学与光子学:光学元件检测(透镜、光纤),超材料与微纳结构。

  • 安全与防伪:高安全性指纹识别,钞票与证件防伪。

  • 其他新兴领域:微流体芯片,仿生学,海洋生物等。

 

五、讲堂小结

 

综上,我们可以从技术原理、核心参数及特征对比这3个维度来了解OCT技术:
  • OCT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是一种无损伤、非侵入式、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技术。其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生物组织的反射、散射等信号,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,通过计算机重构出生物组织图像结构。

  • OCT系统的主要参数有:轴向分辨率(主要取决于光源的相干长度)、横向分辨率(光束聚焦在样品上最小光斑的直径,受衍射极限限制)、成像深度(受包括光源的波长和功率等多个因素的影响)。

  • 时域TD-OCT轴向分辨率约10-15 μm,成像速度慢;光谱域SD-OCT和扫频源SS-OCT则具备成像速度快、灵敏度高、支持实时三维成像、应用领域更广等优势。

 

OCT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持续发展,凭借其高速、高灵敏度的成像优势,持续拓宽着应用场景,不仅推动精准医疗向更深层次发展,还为精密制造质检提供助力,为各行业的检测与成像需求开辟了更多可能。

 

×
联系客服